環境光學監測技術的領航者
-
100人
科研人員100余人
-
1億
注冊資金1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100人
科研人員100余人
1億
注冊資金1億元
2016年10月,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建設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復函》 (發改辦高技〔2016〕2233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作為項目法人單位,聯合北京大學、中國環科院等國內環境領域最具實力的院所和企業共同組建實驗室,是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作為“大氣污染和溫室氣體監測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產業化基地,合肥中科環境監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蜀山區政府、合肥產投集團共同設立,主要圍繞生態環境監測、生態環境治理和環保大數據應用等方面,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工作。通過產學研密切合作,打通關鍵技術工程化-第三方檢測和數據服務-行業標準-市場化推廣的全鏈條脈絡,開展生態環境立體監測技術深度研發、系統應用及設備產業化,支撐建設國家環境質量立體監測網絡與污染源立體監測網絡,發展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為區域智慧環保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未來,公司將立足環境監測技術優勢,圍繞環保產業升級發展需求,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工作,開發完善多領域綜合性解決方案,建立健全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和標準,引領帶動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邁向更高水平,成為“科創+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建設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復函》(發改辦高技[2016]2233號),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作為項目法人單位,建設“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該實驗室是中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建設內容,旨在建設國際一流的環境監測設備高技術成果輻射基地,促進我國大氣環境監測儀器產業快速發展。
2021年7月,實驗室更名為“大氣污染和溫室氣體監測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納入首批新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序列管理。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基地型研究所,擁有大氣光學、環境光學、光學遙感、激光技術、大氣物理化學等優勢學科領域 ,在激光大氣傳輸和激光大氣探測、環境光學和環境監測技術、遙感和輻射定標與校正、新型激光器和晶體材料、光纖與光電子學﹑航天有效載荷工程等特色學科方向,以及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環境光學監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環境保護環境光學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多個重點實驗室。
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5日,由原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和合肥市工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并組建而成。集團是合肥市產業投融資和創新推進的國有資本營運公司。集團注冊資本135.8億 元,國內主體信用評級AAA級,國際信用評級BBB級。集團發揮平臺作用、 立足產業發展、提升管理水平,基本形成了“以‘產業平臺’為核心、‘創新平臺’為引擎、‘開放平臺’為載體、‘資本平臺’為支撐”的發展局面。
合肥市蜀山區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蜀山城投”)成立于2007年4月,是經蜀山區委、區政府批準設立的區屬一級監管國有企業,注冊資本金13.84億元,主體信用評級AA。
“蜀山城投”以“打造一流城市綜合運營商”為使命,按照全區投融資“主平臺”、城市建設“主力軍”、城市運營“強引擎”、科技產業“主載體”、鄉村振興“領頭羊”的職能定位,城投公司已構建起“1+4+N”運營管理模式,形成金融服務、城市建設、城市運營、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五大業務板塊,業務范圍涵蓋類金融、項目建設、科創孵化、鄉村振興、物業保安服務、公共資源交易、固廢垃圾處理、農貿市場管理、資產運營、幼兒教育等多個方面。截至2023年末,“蜀山城投”擁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8家,參股公司6家,各級公司共34家,在職員工2100余人。
合肥蜀山高科園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蜀山高科)成立于2007年3月,2016年10月獨立運營,2020年,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截至目前,注冊資本3.57億元,總資產115億元。實質化運營全資子公司8家,參股公司10家,工作人員100余人。主要負責房建、市政等工程項目開發建設,承接代建工程、自建工程、產業地產開發建設;負責資產運營管理、市場業務拓展、營商環境提升、創業孵化、政策研究等;負責物業服務、會務接待等園區綜合服務;負責跨境電商監管場所管理及跨境電商政策研究;負責“中國環境谷”平臺服務運營,提供生態環境治理服務;負責產業投資與供應鏈平臺業務。